本文转自:定西日报
洮阳镇:“颜值”变“产值” “花样经济”别样红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吴瑾
夏天,满城芬芳是临洮县洮阳镇最鲜艳的注脚。从牡丹盛开迎宾,到芍药接力绽放,从“一枝独秀”到“双花竞放”,“花海人潮”的盛景正在悄然撬动着“花样经济”。
沿着牡丹盛开的路径一路徜徉,微风挟着花香,放眼四顾,满眼都是怡人的“生态绿”。洮阳镇车刘家村原野牡丹园旁边,古朴典雅的农家小院里,园圃葱翠,屋宇敞亮。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还能感受“望得见山,看得见牡丹,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活。
在牡丹花盛开的时节,车刘家村东风农家乐的庭院里环境干净整洁,人头攒动,屋内桌椅摆放整齐,凉拌牡丹花芽、烫面油饼、手工凉面……厨房里正在制作的农家饭飘香四溢,浓郁的乡土味给人熟悉亲切的感觉。
“现在我们车刘家村打造得越来越好了,旅游看牡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农家乐在夏天也是生意最好的时节,一天招待十几桌客人,很多顾客都是提前一周预订包厢。”农家乐负责人曹东风一会儿接待客人,一会儿给打电话预订包厢的游客做排单。
“牡丹游”是洮阳镇“赏花经济”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洮阳镇以优质的紫斑牡丹种植资源为依托,持续壮大牡丹种植规模,目前全镇牡丹、芍药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可观赏面积达500多亩,花开时节,艳若蒸霞,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洮阳镇每年定期开展以游园赏花、文艺演出、书画创作、非遗展示等为主的紫斑牡丹文化旅游活动,以紫斑牡丹独特魅力展现美丽乡村的国色芳华,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牡丹园旅游发展及停车场经营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6万元以上。同时,以花卉观光旅游带动农家乐餐饮业发展,动员群众自主经营发展农家乐,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早上八点,牡丹的余香依稀可辨,车刘家村的村民就已经在芍药花田里忙碌起来,漫山遍野的芍药长势喜人,大家趁着晴好天气,剪下一朵朵芍药鲜切花发往五湖四海,即将装点远方客人的美好生活,也让车刘家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今年种了30多亩牡丹和芍药,一亩地能卖5000元到6000元。在剪花的时候心情好,收入也好,我们的日子就像鲜花一样越过越好。”在花田里忙着剪花的刘香玉笑得合不拢嘴。
刘香玉是车刘家村的花卉种植大户,正如她所说,眼前的芍药也是她们的致富花,每到剪芍药鲜切花的时候,刘香玉总会叫上自己的姐妹们一起帮忙,虽然年年看花,但是每年都有欣喜,因为每一朵花里都有同样的丰收期盼。
在距离车刘家村只有几公里的闫吴家村新泰花木培育专业合作社,60多亩进口芍药正含苞欲放,大田里,花农穿梭田中,躬身劳作;车间里,采摘、打冷、去叶、绑扎、清洗、水养,工人们繁忙有序,这是一年一度的“丰收季”。
“进口的芍药能卖到2.5元到3元,最好的一枝能卖到4元,跟本地芍药品种相比,一亩地下来能多卖1万多元。”临洮县新泰花木培育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泰安说。
种植基地也给附近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遇,目前吸纳10名村民务工,村民也在心里暗自比较着花卉产业和传统种植之间千差万别的经济效益,很多人已经有了种植芍药的打算。
做好“花”文章,不仅要添“颜值”,更要增“产值”,洮阳镇立足资源禀赋,抢抓紫斑牡丹旅游活动机遇“窗口期”,加快推动牡丹产业延链升级和芍药鲜切花产业发展,引导群众引进芍药新品种,与本地芍药品种相比,这些进口芍药花色艳丽、品种优良、更耐运输。
鲜花盛开,美的不光是风景,还有明朗的效益和前景。目前,洮阳镇牡丹、芍药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多亩,今年可产芍药鲜切花500多万枝,年产值800多万元。洮阳镇将持续做大“赏花经济”蛋糕,全力提升综合效益,努力做到视觉上“有看头”、文化上“有品头”、收入上“有甜头”。
原创文章,作者:管理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page.xyz/archives/678.html